CASE
成功案例热线电话:
400-123-2588云南省高江南体育平台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个典型案例(一)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全省各高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为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经全省各高校申报推荐,专家择优遴选,省教育厅最终确定10个就业创业典型案例。其中,云南大学《坚持“三联“突出“六心”全力全方位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其余9个典型案例分别为:
本期推出云南大学《坚持“三联”突出“六心”全力全方位帮扶重点群体就业》,供各高校学习借鉴。
云南大学地处西部边疆,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原52个未脱贫摘帽县及湖北籍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比重较大。2020年,学校每8名毕业生中就有1名属于该类群体。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既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学校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的关键点。云南大学坚持“三联”,突出“六心”,实现重点群体毕业生年终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学校把支持重点群体就业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初心的具体表现,摆上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强调“学校—学院”两级联动,“干部—教师—学生”三线推进,切实为毕业生提供暖心帮扶。一是深入落实“一把手”工程,形成书记校长“统筹抓”、分管负责人“牵头抓”、就业部门“协调抓”、职能部门“共同抓”、培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和全校上下齐动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帮扶态势江南体育平台。全年召开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就业调度会等15次,及时分析问题、解决困难、推动工作,实现责任传导纵向到底。就业部门加强调研统筹,学生工作部门打造就业思政,纪检部门抓好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实现工作协同横向到边。二是校院两级围绕如何提供暖心帮扶,建立了“1+N+N”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目标及实施体系,即1个校级总体方案定目标,N个配套指导文件提方法,N个院级执行方案抓执行。筹措资金开展“暖心工程”,共发放重点群体求职创业补贴130余万元、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岗位就业支持资金23.5万元、就业专项助学金10万元,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慰问学生1000余人次,有力地推动和支持毕业生就业。
教师是就业帮扶的实施主体,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当事人。为提高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实效,学校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帮扶,研究生导师、在职辅导员、班主任全员挂钩,教工党员主动参与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帮扶过程中做到工作细心、指导耐心。一是建立详细的重点群体就业档案和帮扶台账,摸清底数,做到“一生一档”;搞清诉求,做到“一生一策”;结对包干,做到“一生一师”。二是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动态半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每一名毕业生就业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帮扶举措和就业进展的可视化,确保追踪及时、跟进到位、挂图销号。三是充分依托校内15个“生涯工作室”和11个“就业创业平台”,组织近百名校内外就业创业导师,对重点群体开展耐心细致的就业指导。全年共举办课程、讲座、赛训活动等115场,接受个案咨询400余次,有效帮助毕业生及其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合理的职业规划。
学校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做到就业帮扶启动早、质量高,有效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一是启动实施“线上就业帮扶行动”,通过就业帮扶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学院、学生线上“三方联动”无延迟,2020年就业帮扶记录达到3000余条。二是加强岗位供给和信息输送,精心举办线场,线场,累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5万JN江南·体育下载个,为重点群体毕业生印制求职推荐手册1500本。三是组织开展“简历代投”和“精准选岗”活动,安排专人指导重点群体毕业生优化简历,并根据其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地找岗位,组织专人代投简历,化精心为精准,提高人岗匹配度。四是组织实施“求职技能提升行动”,通过云端指导、现场问诊等形式,为重点群体组织就业创业训练营2期、开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5个,开通24小时就业帮扶及就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条,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技能和应激反应能力,树立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求职信心。
扫一扫关注大业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