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400-123-2588江南体育平台新冠疫情下网络信息如何辨识判断转发 ?
JN江南·体育下载新冠疫情之下,带节奏情绪化的文章收割10万+, 理性客观的文章为啥没市场!自媒体的一大问题是——零门槛进入、无审核程序,没有专业的把关人,这个是最大的问题。信息的甄别和有效利用,可以节省个人的时间成本,同时也不至于被信息污染,导致三观紊乱。
有专家分析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范围,远远超过SARS,力度也要猛于SARS。新冠导致负面情绪原因是因为大脑缺氧、隔离状态、恐惧、信息超载。在武汉疫情已进入尾声之际,就疫情的“次生灾害”心理问题,也是需要学界和业界重点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毕竟PTSD与创伤治疗,是挺难的。
第一,很多人对疫情感到焦虑和恐惧,焦虑感大于恐惧感。想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心理紧张,如果这些人及时得当的信息反馈,会有效矫正想象中偏离或夸大的部分。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发布的及时准确,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降低疫情诱发的负面情绪乃至心理疾病至关重要。
第二,很多人对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度和透明度评价平淡,在这方面还有更大提高空间,特别是疫情早期的媒体预警,不是很满意。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官方早期的疫情预警和应对评价最低,对中后期换帅后官员的实干和成效,予以正面评价,认为力挽狂澜,可圈可点。
第三,对医疗卫生系统和一线医护人员评价高,对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动员发挥的作用评价很高。
第四,危机动员存在“失范”倾向,导致部分产生不友好对峙撕裂行为。微博和微信色社交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庞杂,很多普通人辨别信息权威性、科学性的能力不够,分不清信息真伪,容易被带到沟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线性认知谱系—— 医疗知识鸿沟—— 认知偏差—— 记忆性惊悚—— 后非典恐惧症—— 放大性传播 ——激活恐惧架构—— 疾控环境风险危机 ——社交媒体扩大—— 噪音信息流—— 不对称信息接受 ——隐喻理解的心理作业——现实卫生舆情与媒体疫情——危机事先管理—— 危机预警机制—— 信息发布—— 正视风险—— 克服恐慌焦虑 —— 拟态环境——避免失实和误导性的报道——权威发布—— 舆论引导—— 有效沟通 —— 避免群众情绪化过激行为——及时公布—— 消除舆论危机——公共卫生治理——加大传染病防治及流行病预警——科学化公共政策与实践——注重群众满意度信任感——体现公共利益——理清事件主体——管理措施——风险防控——接纳合理化政策建议——防止网络谣言——媒介素质——法律规制——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损失、潜在危害——妥善救治——防控措施落实
1、 突发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破坏性强、影响力大、关注度高。
2、媒体报道初期——少部分民众知情——大众的整体警惕性低——传染率下降得较慢——媒体报道广泛深入——大众的防范意识加强——传染率下降速度——比前期变快
3、 对病毒进行报道——公布感染者数量——死亡病例数量——疾病症状——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降低被感染概率
4、 没有媒体报道——缺乏对流感病毒清晰认识——不能采取及时防护措施——被感染——错失治疗最佳时间——导致不能挽回结果
5、 媒体缺位——失语——知情权丧失——不能主动参与公共议题——预警弱化——疫情不能警惕——疫情扩大蔓延
1、 删、堵、瞒、躲、拖、压 ——适得其反—— 消极应对 ——激化二次信任危机
2、预判不足——盲目乐观——是否顾及地方形象——政绩升迁——长官意志——是否黑箱操作——影响积极作为
3、疫情官方新闻透明——疫情信息公开程度——政府响应效率低效——新闻管制过严——媒介是否丧失预警功能
4、官本位报道模式: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众,少关注个体。
SARS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转折点,大大推动了中国疾病控制事业重视程度,此次疫情,是否能够为政府信息公开和媒体发布带来深刻反思性的拐点?
1、 突发疫情舆情风险:形成——演化——评估——预警——应对——反馈 ——媒体报道——减少社会恐慌情绪——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2、正确舆情预警——导控策略——危机应对——反应机制——预判机制——引导机制——处置机制——消解民众恐慌
2、主动配合:出现发热——初期客观判断——自我观察——联系定点医院排查治疗——做好自身防护——减少出入——减少传播病毒受到感染可能
1、媒体不作为 2、失声缺位 3、传媒误导 4、传媒夸大 5、谣言的散布 6、小道消息蔓延 7、无中生有挑动 8、非理性恶语攻击 9、非理性推断10、社会心理肆意放大
11、片面利益攫取 12、流言恐慌 13、恐吓恫吓 14、媒介自我 15、灾难当喜事报 16、不见灾难摆官腔官调17、灾难新闻恶搞娱乐化18、过度刻意煽情
19、假惺惺灌迷魂汤 20、送虚假小红花 21、妖魔化歧视疫区群众 22、担心自己染病大搞地域攻击 23、将灾祸全归归因疫区无辜民众 24、谄媚官员无视灾民
25、片面孤立放大个案 26、不注重点面结合 28、不敬业不去现场胡编乱造 29、严肃大报刻板官腔官调 30、大众市场媒体煽情滥情 31、自媒体蹭热度歪曲事实线、官媒教化说教缺乏同情悲悯 34、蜻蜓点水内容肤浅 35、移花接木复制粘贴式糊弄 36、低级红、高级黑 37、为狗头金、吃血馒
1、与17年前的SARS一样,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事发突然,但绝非偶然。
2、当前仍然存在着被侵害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存在着被侵害的人类,人类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3、新冠肺炎疫情是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敌。
4、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损害影响的多层次性、系统性,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冲击。
5、疫情无国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突发大规模疫情时都很难独善其身,即便其中一些国家根本没有发生疫情。
6、不可抗力、情势变更,治理理念—仁民爱物、参赞化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一体、返璞归线、建构疫情下的防疫全球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增进人类福祉。
8、服务业总体承压,但部分新兴行业获益。消费需求萎缩最为严重,疫情因素导致出口订单延误,生产企业损失严重。在紧抓防控的同时,采取保供给、复工复产,应急对冲措施面对危急。
9、工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链承压。面对疫情冲击,预期我国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总体将保持适度宽松,更加注重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重点从结构上解决问题,加大针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政策支持,促进经济恢复正常增长。
10、随着疫情消退,经济将回归正常轨道。从全球范围看,近百年全球经历了七次重大突发疫情,重大突发疫情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
反思:1、媒体预警与舆论管控;2、科学与权力的协商对决策的影响;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风险决策逻辑和疾控应急局限。
2)原则,如何处理好政府监管、科学与民主等价值和利益相关方在风险决策过程中的关系?3)过程,面对高度不确定性、医学上存在很大争议的风险评估,应该建立怎样的决策组织、流程和决策工具?
防疫专家因何低估了疫情?几个因素——1、技术因素 2、信息因素 3、行政惯性思维 4、政治顾虑 5、理性选择。
疫情早期专家 “ 决策保守偏好 ”影响,对疫情做出“假阴性”判断,疫情严重,却判断为不严重。纠正专家的决策保守偏好,需要建立相应机制以鼓励其“积极主动”和“未雨绸缪”,克服官僚化保守倾向。
在这次新冠疫情之下,网络公众情绪表达导致次生舆情多发。信息饥渴之下,公众的信息需求、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得不到满足和伸张的时候就会出现次生舆情,理性讨论转向情绪表达。
疫情之下,网民的心态浮躁,宣泄和从众化模仿,对社会敏感问题的投射性情绪宣泄,成为弱者的武器。
宣泄的快感+情绪化辱骂+公共事件助推+消融主流道德和价值+背离良善平和文化传统。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还有人认为,网络媒体出现后,技术因素与网民社会心理的合谋出现后真相,互联网在控制和扭曲真相方面,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
2、 自媒体+私域流量+受众信息的接近+辨别+筛选+使用+抵抗+批判+再传播。
4、情绪场域 +选择性认同+社会规训下的认同+沉默的螺旋+意见气候下的情绪宣泄。
5、 后真相传播+传者煽动受众情绪偏向+乌合之众民粹化表演+互联网广场+巴赫金狂欢+群体极化+乱象丛生。
6、 各色“妖魔鬼怪”都出来蹭热度、拉流量——导致疫情之下的信息变异+信息异化。
疫情之下,网络呈现暴戾化失范失调,比如粗俗+暴力+丑化+谩骂+诅咒+矮化+侮辱等等。以粗俗低俗肤浅化的自媒体表达,成为疫情下的互联网乱象,以粗鄙为代表的网络社会化表达污染信息环境,宣扬不良情绪,导致价值观错位,非理性网络暴力滋长。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在面对重大热点事件时,常常也会出现非理性的情绪,网民不经过理性冷静的思考,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对问题妄加揣测,发表极端言论,经过网络的发酵传播后,转化为现实中的极端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对现实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舆论所体现的公共性,是一种民主原则,每一个人一般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并自由表达个人倾向、愿望和信息即意见。然而个人不加节制的多变主张以缺乏传播节操的方式影响社会,勃发性释放的解放感背后也有危害性隐忧,让社会成员感到炸药引爆的自危感。
马休·达安科纳认为,后真相强调的并不是谎言、杜撰或欺骗,而是公众对此的反应相比事实和证据,公众的情感共鸣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长期狰狞暴戾化的互联网阅读后,很多人偏好于只阅读社会上的负面信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信息更加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瞬间被大量转载,对事情的真相进行各种后真相解读,有分析全面接近真实的,也有很多就是胡说八道,胡乱带节奏,这个时候需要你做判断,做出独立思考,不能跟着网络情绪走,跟着被带节奏。
自媒体的信息操控下,受众情绪往预定的方向聚集,导致阅读者重情感宣泄、立场选择而忽略事实证伪。马尔库塞视域下“单向度的人”,信息异化了的主体,被异化的存在所吞没,丧失了理性判断和是非甄别,导致认知错位。
有时候,信息的轻易获取,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为我们埋下了隐患,错误的信息,极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形下产生误导。所以你从网上得到的信息,还需要经过大脑的再加工,至少也要进行一下信息甄别。
怎么说呢,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媒体和出版物,有一个基本的把关和过滤,是经过了非常严格的审查,真实性和准确性,已经可以为我们直接接受,而网络来源的知识,由于是自由发布的原因,有很多存疑之处,还需要我们的二次辨识。
信息在传播中不断变异,当受控于情感或迷失于真相之中时,信息异化就出现了。比如很多虚假内容和坏逻辑,坏思想,给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认知、价值取向方面出现混乱,甚至会滋生出种种非理性的行为,存在潜在社会负面影响。这些年轻人初具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盲从心理仍较强,容易为群体情感和他人观点所左右。很多虚假内容和偏执极端化的社会意见,裹挟性强、跨越时空、影响面广、具有后续负面效应。
众声喧哗的时代,自媒体使得一个个引力巨大的信息黑洞形成,而互联网的黑洞,又推升个体化风险的公开化、扩大化,形成政治化和社会化。
比如,最近疫情之下,极左和网络民族主义对抗解决国际问题,磨灭成就、悲观自卑抑或骄傲自满、盲目排外,面对社会问题表现为“无为”的情绪型愤懑,在网络平台上恶意传播非理性情绪、煽动大众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破坏了国际形象江南体育平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遇到偏激情绪化的内容,要有一个基本的天然排斥心理,一旦偏激就可能有煽动性和狭隘性,这个时候必须理性分析,自觉加以。
第一,要看信息与信息源。互联网时代,其实我们不缺信息,缺的是好的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信息必有其来源,这涉及到信息真实性的问题。无需验证,一个信息几经转手必然面目全非。越靠近源头,信息越有其真实性。信息的真实性是与信息源的距离成反比的,万千信息当中,抽丝剥茧,不仅需要坚韧,更需要理性和智慧。一些虚假新闻通过所谓“知情人士”“内幕消息”来掩盖信源的缺失,这都是骗人、蒙事儿的搞法。比如,没有说明哪家媒体报道或者哪个渠道透露的信息,基本是不可信的。
第二,如何做是对的?不轻易相信非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不轻易相信未被证实的信息,养成冷静分析,理智思考的习惯,主动思考信息不真实的可能性。不为谣言推波助澜,需要慎重筛选有效信息,积极搜索权威信息,阻断谣言的传播。
第三,如何甄别,首先你要看这条信息内容是否存在五要素不全,源头不清,自说自话,孤证,没有逻辑链条和实证和数据佐证。分享的一条内容,里面没有基本的信息要素,比如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起码的五要素都不齐全,这样的内容你还是不要随便转发,基本都是谣言。
第四,要看写稿子的人专业不专业,自媒体的门槛低,什么人都可以写了发,个人媒体的虚假信息有很多是蓄意曲解或编造,连基本的五要素都凑不齐的,稿件表达语言也趋向于生活化、口语化,缺乏新闻专业化和学术化的,这个时候就要长点心了,你转发这样的东西,是不是证明自己也很LOW。
第五,只有“深观察”,才能带来“深思考”。当前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风险社会,很多情绪化的宣泄文章,只要你觉得单极思考不具备对称平衡的客观性,完全没有必须深读。在传输资源的同时改变思考的模式,机构媒体要把握网络舆情,掌握关注的“热点”与产生误会的“盲点”进行有效疏导。
第六,一些自媒体文章出于点击流量的目的,往往以夸张的标题、夺眼球的刺激性配图来吸引人,甚至将一些明知有假或者已被证实为虚假信息的“陈饭”,移花接木,以旧翻新拿出来炒,恶意混淆视听,这样的内容一定要注意检索百度下,核实下,不要不核实就轻信,然后随便转发,误导身边的朋友,这是不好的,会让朋友认为你缺乏基本的媒介素质。
第七,要看这些文章的基本叙事框架和逻辑,很多文章逻辑都不清,一看就是低门槛、低水平,你好歹是读过书的人,不能被坏逻辑和烂三观带偏了。自媒体时代,人们放弃了对“因果”的渴求,而更关注“关系”,只想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是危险的。另外很多人只关心“事件”,不关心“事实”的倾向明显,更多人只去“传播”而不去“求证”。后真相时代,甚至有的事实,有传统媒体的调查记者仔细调研核实了,你还是观点预设,选择固执己见,甚至抵抗事实,只相信自己头脑中预设了的观点,而不愿意面对事实,这种情况在很多热点舆情事件中,也非常常见。
第八,图片和视频也需要甄别 ,现在很多视频和图片也容易造假,你难道不知道P图技术吗?有很多时候,有图有视频也不一定就有真相。你要是看到热点新闻中的图片和视频,你还是要长点心,自己核实一下,比如我们可以对照照片或视频中拍摄地点是否与新闻事件一致来简单甄别;也可以通过天气预告检索,查阅那个时间点上某地天气状况,从而从新闻报道细节或者图片的背景中,判断新闻和图片的真实性,只要你有心去寻找蛛丝马迹,假的一定躲不过你的火眼,假的终究是假的,你肯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福尔摩斯或者狄仁杰,元芳都会崇拜得五体投地,做你的爱豆,爱死你了!
第九,你要看看什么人在幕后做这个号,这个人的水平,专业技术能力, 资历是如何一个背景。最近几年传统媒体出来的大佬也在自己写写公众号文章,这些传媒大佬受过严格的新闻训练,遵循客观、真实、全面、理性的专业规范,捍卫公信力和权威性,操守和水准还是有点的,还是比较靠谱的,比那些草根没门槛的人要强很多倍,所以这一方面也要有所考虑。
很多时候,我们在批评别人的同时,自己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海量信息中,找到好内容,犹如大海捞针,针对那些虚假内容,谣言和偏激之辞横生的公众号,该取消关注就早点取消关注吧,对照以上寻找弱点,逐一击破,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提高自己的媒介素质,要知道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参差不齐的信息进行辨别,决不偏听偏信,疫情在国内基本结束后,官方也要做好公共危机事件后的社会信任修复。修复前提是——信任双方存在共信认知,证明被信任者的可信性。
南方传媒书院——秉承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对于媒体的社会责任我们是这样理解的——要传播真知、真相,传播具有公共性议题,对社会和公众承担道义责任,信息传播应该是真实、客观、独立、公正、正确的、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偏激的。不用讨好流量,迎合受众,真知和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坚持做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观察,独立发声。
大浪淘沙,发现金子很难,需要用心去淘到金子,同时我们这个号,最近也在洗粉,留存那些真正温和理性,对客观和新闻专业主义抱有敬畏的粉丝,其他的那些喜欢偏激、情绪化的粉丝,掉几个粉丝,洗几个粉,真的不是啥损失,三观不合,我写的内容也不是给你看的,更没必要讨好你,迎合你,更没指望你在后面留言,胡说八道,我们提倡强调的是公民的理性觉醒,消融社会戾气,反对偏执、情绪化。因为你也看不懂我写的是啥,压根不是一个频道 ,就这样。
扫一扫关注大业微信公众帐号